第179章 布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且不提赵洪财的郁闷。

关庭让文邦去看刘青的店进出的都是什么人。

这事儿文邦过去看了两趟就咂摸过味道来了。

一天天进出的都是吆五喝六的混混们,这些家伙兜里比脸还干净,能掏出钱来付账的没几个。

就算他们按单付账,这生意也做不起来。

哪个正经人喜欢在这种店吃饭?

尤其是带着女朋友的,更是离这种店远远的。

门口迎宾的都是胳膊上带着花的二流子,看女人的眼神总是带着几分邪性。

照这么开下去,这个店两个月就得黄得彻底。

看明白了之后,文邦也不再将刘青的麻辣小龙虾店当做正儿八经的对手。

最近他们这边又推出了蒜香小龙虾,立刻刷出了一大波食客的好感。

麻小已经在成县盛行了一段时间,有些人已经吃得有点腻歪。

现在推出新口味,正好迎合大家的口味需求。

关庭的小龙虾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原来麻小每天的供货量不减,如今蒜香的量也加了上来。

现在光是往外供货,一天就得小两千斤。

除去人工等开销,每天的净利润妥妥的一千往上走。

唯一的问题便是,随着他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收购小龙虾的难度也日益增长。

再加上刘青的店也在拱火,如今收购价都已经抬到了一毛五一斤。

虽然价格涨上去了,但收购上来的小龙虾质量却越来越参差不齐。

大个儿的龙虾越来越少,有些甚至还是龙虾崽子就被捉了送过来。

为此文邦不得不三令五申提高收购标准。

现在收购小龙虾的商户有十多家。

关庭他们的收购量最大,其次便是刘青的店,一天也有六七百斤的量。

剩下的都是一些散户,每天的用量不超过两百斤,十来家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斤的量。

整个成县小龙虾一天的消耗量算起来有将近四千斤,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这么多人都靠着小龙虾生活,只苦了那些原本在田野山沟里面过快活日子,野蛮繁殖的小龙虾们,虾子虾孙们都快要被刨了出来。

各村每天都有专门在野外捉小龙虾的人。

随着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这些人的撒网距离越来越远,恨不得能跑出二十里地去捉龙虾。

文邦虽然现在还管着收货,但具体干活的人已经换成了胡二叔。

关庭对门就是胡二叔的家。

原先胡二叔在外面做工,只有胡二婶子在家。

最早帮关庭拾掇小龙虾的几个农村妇女中的带头人便是胡二婶子,现在她也是这摊事的管事人。

秋收的时候胡二叔回了家,文邦便将收小龙虾的活儿交给了胡二叔。

在外面做工一个月顶多了两百,在村里溜达着帮忙收小龙虾,一个月也能有两百块钱,还能照顾家里,再没比这更好的差事。

胡二叔干活认真,丁是丁,卯是卯,一点都不马虎,是村里出了名儿的精细人,这事儿交给他,放心得很!

他俩一个负责收货,一个负责处理,夫妻搭配,干活不累,效率还贼高!

胡二叔带了俩帮手,二婶子更是领着二十几号农村大姐一块儿忙活。

那派头,简直就是农村致富领头人的范儿!

当然了,真正的带头人不是胡二婶子,而是关庭。

如今他是关家庙的头面人物。

以前是走到哪里都遭人唾弃,到后来在成县一战成名,这事儿传到关家庙,大家也只当个故事听听。

在这里生活的老少爷们没有对关庭有多么大的改观。

说到底还是个到处惹是生非的混混,只不过打架的舞台更加广阔了一些。

可如今关庭却是出门便有笑脸相迎,就连一天到晚挂着黄汤鼻涕的野小子都知道来巴结他。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给村民们带来了实惠。

村里面靠着他赚钱的农户有几十家,他就是行走的财神爷。

隔壁的老头关景明也算是彻底相信,关庭这龟孙子是真的走上了正道,见了面还招呼关庭两口子来家吃饭。

这种待遇,搁以前关庭是想都不敢想。

“叔爷,威叔,要不让文成大哥也跟我干吧!”

关庭到哪里都不客气,来了关景明家里,抱着茶壶嘴就开始嘬。

“家里的地怎么办?可不能荒了吧!”

老头子总觉得土地是农民的根,守着这玩意儿心里才踏实。

“威叔和我婶来照看,忙不过来就请人来种。

文成大哥办事稳妥,这边缺人手,我想让他帮帮我。”

关景明拿着长烟杆,吧唧吧唧抽着也不说话。

倒是关威的媳妇李美兰对关庭的建议很有点动心。

文邦和文雄都在跟着关庭干,如今每个月都能往家里存好些钱。

这些钱可是以前大半年都挣不来的。

“我说行,他爹,你看咋样?”李美兰的眼神带着期盼。

关威看了一眼老爹,道:“我和美兰两个人种不了太多的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且不提赵洪财的郁闷。

关庭让文邦去看刘青的店进出的都是什么人。

这事儿文邦过去看了两趟就咂摸过味道来了。

一天天进出的都是吆五喝六的混混们,这些家伙兜里比脸还干净,能掏出钱来付账的没几个。

就算他们按单付账,这生意也做不起来。

哪个正经人喜欢在这种店吃饭?

尤其是带着女朋友的,更是离这种店远远的。

门口迎宾的都是胳膊上带着花的二流子,看女人的眼神总是带着几分邪性。

照这么开下去,这个店两个月就得黄得彻底。

看明白了之后,文邦也不再将刘青的麻辣小龙虾店当做正儿八经的对手。

最近他们这边又推出了蒜香小龙虾,立刻刷出了一大波食客的好感。

麻小已经在成县盛行了一段时间,有些人已经吃得有点腻歪。

现在推出新口味,正好迎合大家的口味需求。

关庭的小龙虾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原来麻小每天的供货量不减,如今蒜香的量也加了上来。

现在光是往外供货,一天就得小两千斤。

除去人工等开销,每天的净利润妥妥的一千往上走。

唯一的问题便是,随着他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收购小龙虾的难度也日益增长。

再加上刘青的店也在拱火,如今收购价都已经抬到了一毛五一斤。

虽然价格涨上去了,但收购上来的小龙虾质量却越来越参差不齐。

大个儿的龙虾越来越少,有些甚至还是龙虾崽子就被捉了送过来。

为此文邦不得不三令五申提高收购标准。

现在收购小龙虾的商户有十多家。

关庭他们的收购量最大,其次便是刘青的店,一天也有六七百斤的量。

剩下的都是一些散户,每天的用量不超过两百斤,十来家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斤的量。

整个成县小龙虾一天的消耗量算起来有将近四千斤,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这么多人都靠着小龙虾生活,只苦了那些原本在田野山沟里面过快活日子,野蛮繁殖的小龙虾们,虾子虾孙们都快要被刨了出来。

各村每天都有专门在野外捉小龙虾的人。

随着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这些人的撒网距离越来越远,恨不得能跑出二十里地去捉龙虾。

文邦虽然现在还管着收货,但具体干活的人已经换成了胡二叔。

关庭对门就是胡二叔的家。

原先胡二叔在外面做工,只有胡二婶子在家。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