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拳实战(6)太极原本就是靠着搏击与缠斗打天下的(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qcxoo.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太极拳还在陈家沟的时候,是维护宗族利益的保障,所以特别注重器械打斗与擒拿缠斗。而这个擒拿缠斗,并非为了控制对方,而更多是为了摆脱对方。在混战之中,缠丝化力确实实用。摆脱而不以降服为本,是太极拳缠斗早期就完善了系统,而且不会限于一对一的尴尬境地的原因。

京城的武术界与地方不同,切磋规矩形成得早,杨露禅进入京城之后,舍弃了民间拳械的风格,纯以拳法对拳法,可谓是传统武术演变史上的一个创举。放在雷公事件,如果他不是说出太极可以单手破裸绞这样的话,而是说太极要吸取裸绞的话,我想徐晓冬也不会撵着求战。

所以杨式太极已经不是手自腰际而出的械斗式发力了,而是直接自额角出拳,以高打高,就斜打低。前手的撑劲化劲破坏对手防线,后手的重拳循着空隙攻击。这在搂膝拗步变化的栽锤与指裆锤里十分明显。而披身锤,也演化出了撇身锤与披身伏虎两势,披身伏虎有左右掼拳连贯搂打……这些原本是用刀的动作。想在当时的京城拳场,有旁观监督偷袭暗算,比武者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空出两手专注以对,所以杨家拳姿趋向了正面窄势,而陈家沟的原传还是弓马步御敌四面八方的架势。

杨露禅以擒打为根基,创出纯以拳脚为用的立身搏打,周身有松沉而来的撑劲,出拳迅捷集中,拳劲透彻深入,这在当时确实先进。又有腰腿撑劲随后,肩胛骨压着浑身的分量,挨上就是重伤;回手劲卷肱梢打,弧直交错,运转起来势退劲撑,攻击突然。而与形意拳一样,看着是直趟往来,但却周转照应,任何一势都不失圆中,闪折上步,左右调换。有这些为根基,再从容的问问劲,也确实比紧张兮兮更为惬意,尤显大家风范。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